大众网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房田 青岛报道
近日,在即墨区金口镇周疃村党群服务中心,“爱润墨童”爱心妈妈关爱项目的志愿者们正在为困境儿童开展一场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沙盘游戏释放情绪、表达内心,家长则在一旁观察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孩子以前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今天第一次主动和我分享沙盘里的故事。”一位母亲感慨道。这场活动正是即墨区妇联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生动缩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石。即墨区妇联立足家庭视角,通过创新志愿服务、启动公益课程、弘扬家风家教、实施关爱项目等举措,探索出一条家庭成长与基层善治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志愿服务 架起群众“连心桥”
即墨区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围绕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探索具有妇女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即美大姐”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整合妇联干部、三八红旗手、广场舞大妈、女性网格员等在区域范围内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女性力量,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20支,吸纳志愿者500余人,打造有标识、有场所、有人员、有活动、有记录的高标准“五有”巾帼志愿服务阵地13个,深入村庄(社区)开展矛盾调解、关爱帮扶、文明倡导、庭院美化等工作。
今年以来,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解决家庭纠纷80余件,北安街道“新都大妈”、大信街道“信大嫂”、移风店镇“大姐说和队”、龙泉街道“柳林嫂子”等队伍成为基层和谐的“润滑剂”。
启动公益课程 提升妇儿“成长力”
即墨区妇联启动“公益课程进基层 服务群众零距离”项目,将家庭教育、母婴护理、应急救护、普法宣传等300余节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惠及妇女儿童2万余人次,有效提升家庭综合素养。
其中,针对家长迫切需要解决家庭教育困扰这一难题,即墨区妇联还组建了一支由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27人组成的家庭教育宣讲团,推出亲子关系、青少年成长等48门公益课程,深入镇村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指导服务。每年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员专题培训班,已培训基层家庭教育指导员190余名,构建起覆盖区、镇、村的三级家庭教育网络。
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长学校等开展活动70余场;线上开设“家庭成长课堂”直播26期,短视频《家庭教育小课堂》广受好评。
弘扬家风家教 涵养社会“新风尚”
好家风涵养好社风。今年以来,即墨区妇联注重好家风在社会文明新风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以“传承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为主题在全区组织开展家规家训、家书家信、家庭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家风故事讲述会,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区凝聚起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联合区纪委机关、区文明办等12部门开展“树清廉家风 建廉洁家庭”系列主题活动,以家庭助廉筑牢反腐防线。
家庭美文诵读大赛作为即墨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连续3年举办全区家庭美文诵读大赛,吸引120多个家庭报名参赛,通过诵读引领广大家庭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朗向善的社风民风。此外,将“家风美”纳入美丽庭院建设标准,推动千余户家庭实现“庭院美、家风正”,以家庭“小文明”促进社会“大和谐”。
实施关爱项目 守望相助“一家亲”
即墨区妇联广泛募集爱心资金30余万元,资助“春蕾女童”347名,联合德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发起春蕾女童“心灵守护”项目和“爱润墨童”爱心妈妈关爱项目,为“春蕾女童”、留守儿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绘画和团体沙盘等关爱活动,进行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服务困境儿童260余人次。实施“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为40名困境儿童量身定制房间改造方案,按照“一户一策”原则,进行线路改造、杂物清理、家具运输等工作,统一安装儿童床、衣柜、书桌椅、书架等家具,配备窗帘、床品、台灯等生活用品,配套发放心愿包,为困境儿童打造兼具隐私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专属的成长空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家庭家教家风工作既是基层治理的起点,也是落脚点。即墨区妇联通过激活家庭“小细胞”,凝聚起社会“大能量”,实现了家庭成长与基层善治的“双向奔赴”,这一模式为新时代家庭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现了妇联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下一步,即墨区妇联将继续深化家庭赋能,让万家灯火照亮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配配查-配配查官网-配资安全证券配资门户-长沙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